“就餐有老年食堂”“保健有家庭医生”“求知有老年学校”……日益完备的老年服务,让桐城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增强。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桐城市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在“供给侧”上出实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桐城市常住人口59.39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13.9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2.97%,人口老龄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面对人口结构变动新形势、提升养老服务的新要求,桐城在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效、加强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保障等方面出实招、再突破,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
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效。近年来,桐城市大力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排查并整改安全隐患83处,投入275.6万元改造养老机构的消防、文体等设施,城乡各养老机构规模、基础设施以及服务功能等得到全面改善;加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护理能力建设,引进社会力量办“养老”、优服务,满足特困供养对象失能、半失能人员托养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困供养对象的生活质量。
加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各镇(街道)整合资源,完善养老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桐城先后投入275万元,完善社区(村)养老设施和场所建设,建成镇(街道)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4个、城市社区和村级养老服务站共47个,各养老服务站(指导中心)设有日间照料室、棋牌室、康复室、多功能室等活动区域,持续打造“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此外,桐城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平台,为城乡低收入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并逐步向其他社会老年群体“扩面”,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工程,为他们提供无障碍、安全性、适老化居家生活设施,为困难老年人提供温馨、便捷、安全的居家养老环境。
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桐城市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医疗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医养融合发展。全市各敬老院与所在地卫生医疗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协议书,医疗卫生机构按协议要求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鼓励家和尊养老年护理院和仁爱医养院等民营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服务。
拓展敬老爱老助老服务内涵。为切实解决老年人吃饭不方便的问题,更好满足老年人就餐服务需求,桐城市深入开展“老年助餐”暖民心行动,通过新建、改建、整合等方式,建成78个老年食堂(助餐点),根据各镇(街道)实际情况,结合老年食堂(助餐点)服务半径、老年人就餐需求等,采用多样助餐形式,打造“10分钟就餐服务圈”,同时老年食堂(助餐点)在非就餐时间开展知识讲座、健康咨询、文体娱乐、社交互动等活动,让小餐桌同时成为“书桌”“茶桌”“棋牌桌”,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休闲娱乐生活。(王君)
“同世界·共北斗”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
意向区域: 全国
意向区域: 全国
意向区域: 长三角 上海 江苏-南京市 江苏-无锡市 江苏-徐州市 江苏-常州市 江苏-苏州市 江苏-南通市 江苏-连云港市 江苏-淮安市 江苏-盐城市 江苏-扬州市 江苏-镇江市 江苏-泰州市 江苏-宿迁 浙江-杭州市 浙江-宁波市 浙江-温州市 浙江-绍兴市 浙江-湖州市 浙江-嘉兴市 浙江-金华市 浙江-衢州市 浙江-舟山市 浙江-台州市 浙江-丽水市 安徽-合肥市 安徽-芜湖市 安徽-马鞍山市 安徽-铜陵市 安徽-池州市 安徽-安庆市 安徽-宣城市 安徽-滁州市 安徽-蚌埠市 安徽-淮北市 安徽-淮南市 安徽-宿州市 安徽-阜阳市 安徽-亳州市 安徽-六安市 安徽-黄山市